一、单位简介
二、项目负责人介绍
三、推广团队
推广团队(含负责人)
序号 |
姓名 |
性别 |
年龄 |
职称 |
工作单位 |
职责分工 |
1 |
向 龙 |
男 |
50岁 |
主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项目负责人 |
2 |
秦怀雪 |
女 |
45岁 |
副主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技能操作指导(主讲) |
3 |
石树文 |
男 |
52岁 |
副主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理论知识培训(主讲) |
4 |
倪美艳 |
女 |
38岁 |
主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技能操作指导(助教) |
5 |
唐艺玮 |
女 |
36岁 |
主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理论知识培训(主讲) |
6 |
陈佳 |
女 |
38岁 |
主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理论知识培训(助教) |
7 |
田 雯 |
女 |
32岁 |
主治医师 |
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|
技能操作指导(助教) |
四、项目简介
新生儿窒息主要是指由于各类原因(包括产前、产时以及产后),使胎儿发生缺氧进而引起宫内窘迫或娩出呼吸障碍,导致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 min之内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一种疾病。新生儿窒息是当今引起婴儿死亡和影响儿童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,也是新生儿脑瘫和智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2005年全球5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100万是死于新生儿窒息,在我国新生儿窒息占新生儿死亡率的第二位,产时窒息更是新生儿致残的首要原因。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死亡率和伤残率,我国自90年代开始引进新生儿窒息复苏项目,通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,对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起到了显著作用,但是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现状仍然堪忧,基层医院往往仅少部分医务人员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,医院虽然配备复苏设备,但大部分医务人员不知如何正确操作和使用,医院又缺乏复苏设备及复苏技术的系统培训,导致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在基层医院还不够普及。
五、接受推广单位应具备的条件
人员:确保每次分娩时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的医护人员在场,故要求各级医疗机构产科、儿科及麻醉科的相关工作人员,包括医师和护士均要求掌握。儿科医师参加高危产妇分娩前讨论,在产床前等待分娩及实施复苏,负责复苏后新生儿的监护和查房等。产儿科医师共同保护胎儿完成向新生儿的平稳过渡。须建立由行政管理人员、产科、儿科医师、助产士(师)及麻醉师组成的院内新生儿复苏领导小组。
需要物资及设备:新生儿复苏模型、辐射暖台或模拟暖台的桌子、手套、吸引球囊或吸管、听诊器、肩垫、擦干新生儿用的毛巾和毯子、自动充气式气囊或带压力表和氧源的气流充气式气囊、流量表、面罩(足月和早产的尺寸)、执行常压给氧的方式(氧气面罩、氧气管)、计时器、胶带、吸引器和导管、胎粪吸引管、功能良好的喉镜和镜片、气管导管、金属芯。
六、项目目标
正确复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伤残率的主要手段。通过新生儿复苏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和推广,提高被培训人员的新生儿复苏技术水平,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死亡率。
七、计划安排
时间进度 |
目标及实施内容 |
2019年.3月 |
完成适应技术推广开始前设备以及师资准备 |
2019年.每季度 |
每季度开展一次临床技能培训,培训内容包括:理论授课、技能操作演示及演练。 |
2019年.每季度 |
每季度下到不同基层医院指导窒息复苏培训并考核 |
2019年.10-12月 |
再次下到不同基层医院进行窒息复苏年度考核 |
2019年 |
在我科进修人员参与临床诊疗、新生儿各项技能学习以及年度考核 |